中原西路綠道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張玉靜文/圖
近日,《鄭州市加快城市國際化全面提升競爭力總體規劃》(簡稱《規劃》)對外公布,明確提出,鄭州將推動都市區主題綠道建設。
什么是都市區主題綠道?建設都市區主題綠道,鄭州有何底氣?
主題綠道注重突出特色與“主題公園”類似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規劃設計導則,“綠道”是以自然要素為依托和構成基礎,串聯城鄉游憩、休閑等綠色開敞空間,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
談到都市區主題綠道,《規劃》的解讀部門、鄭州市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建設處工作人員向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表示,這是一個比較“新興”的概念,“‘都市區’明確了建設范圍,包括鄭州市內所有城區。例如中牟縣,雖然位于主城區外,但是其縣城屬于城區,所以也被囊括在內。”
而“主題綠道”則指的是,針對綠道不同的功能、特點,打造出不同的特色。
“它其實就跟主題公園類似。”該工作說,如今鄭州的公園有消防主題、民族團結主題,各有特色。未來的主題綠道也將凸顯自身特色。
主題綠道將是現有綠道“2.0版本”
目前,鄭州還沒有主題綠道。不過,在綠道建設方面,鄭州早在2012年就已開始。
這中間,大家談起較多的,就是中原西路綠道。相關部門也普遍認為,其具有較好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未來的主題綠道就是現有綠道的“2.0版本”。
9月16日上午,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中原西路與雪松南路交叉口附近,這里便是中原西路綠道的一個入口。
跟隨指示牌漫步綠道,只見兩側綠樹成蔭,生長繁茂……藍天白云之下,綿延的綠色一眼望不到頭,行走其間,不時遇到月季等花朵,給道路點綴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為了方便市民散步、騎行等,這里特意設置了兩條路——筆直的步道與蜿蜒的騎行道。其間,有方位指示牌、座椅、公共衛生間等配套設施,為市民提供便利。
“您已經行走了700米,消耗熱量約37.1千卡”,路上的提示牌和不時出現的具有歷史文化元素小品景觀增加了趣味與內涵。
建設都市區主題綠道“有底氣”
鄭州的綠道建設始于2012年,而中原西路綠道則是鄭州市的第一條綠道。此后,鄭州綠道建設進入“快車道”。這為鄭州未來建設都市區主題綠道打下了基礎。
據了解,在綠道建設方面,近年來鄭州先后編制完成《鄭州都市區綠道系統規劃》《鄭州市主城區綠道連通提質工程規劃》,計劃將鄭州都市區建成“一軸、三水、三山、三環、五廊”的綠道網。當前,《鄭州市綠道系統專項規劃(2021~2035)》也正在編制當中。
截至目前,鄭州綠道建設長度約為3728公里,將鄭州市區、縣(市)、鄉鎮相互連通,串起了市內的公園、游園、公交港灣、休閑驛站,滿足市民休閑游憩健身需求。而這也是鄭州建設都市區主題綠道的基礎。
鄭州市園林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鄭州將繼續加大綠道建設力度,完善綠道建設體系,使全市綠道有機相連,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立體化、復合型、網格式的區域生態支持體系和綠道網絡體系。
關于主題綠道的建設,鄭州市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建設處工作人員表示,未來鄭州在綠道規劃和建設時,將考慮加入主題元素,突出綠道特色。而現有綠道是否會進行主題化改造,則要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劃來決定。